体育学院暑期三下乡:民族啦啦操绽放校园 团结之花扎根边疆

作者: 时间:2025-07-18 点击数:

7月11-12日,普洱学院体育学院跃动乡韵民族啦啦操实践团队前往江城县康平中学,持续开展以 “青春飞扬・韵律护航”为主题的 2025 暑期乡村振兴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围绕民族啦啦操送教到基层,发挥民族啦啦操特色优势,通过对康平中学师生体育技能与艺术素养的提升、裁判技能与赛事指导,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与实践行动力的提升。

探索融合路径,凝聚团结力量

实践团队对江城县康平中学、民族小学等特色教育在边境民族地区青少年教育中的融合路径,以及啦啦操项目对校园民族团结氛围的促进作用开展实地调研,并对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在与康平中学师生共探啦啦操核心内涵与素养时,紧扣“团结协作、活力奋进” 内核。各民族师生如同石榴籽紧紧相拥,在整齐划一的动作中凝聚向心力,这正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团队以啦啦操为桥,将集体精神升华为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每一次协作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

强化技能训练,健全发展机制

实践团队成员带领学员进行体能训练、手位组合、花球、爵士、街舞、技巧等基本功强化,针对学员薄弱环节进行一对一纠正。通过建立“培训-指导-竞赛”一体化机制,不仅帮助当地师生夯实了啦啦操基础技能,更系统提升了当地啦啦操竞赛水平,为县域体育特色项目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让民族啦啦操在基层校园扎根生长、焕发活力。

开展专题调研,厚植家国情怀

跃动乡韵民族啦啦操实践团还进行了边境民族团结专题调研。团队深入了解江城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如“国门学校”建设、跨境民族文化交流等;同时,啦啦操团队赴江城县“一城连三国”界碑参观,深切感受边境地区的特殊战略地位。这块碑界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民族团结的见证。团队成员在碑前驻足,体悟“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增强了国土意识与家国情怀。通过了解当地军民共守边疆、各民族携手发展的事迹,大家深刻认识到,边疆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民族团结是边疆稳固的前提。此次参观将激励团队以青春活力传播爱国精神,争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国家安全的守护者。

本次啦啦操“三下乡”活动,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青春活力践行初心使命。团队深入基层,通过啦啦操展演、教学互动等形式,将体育文化与红色精神、民族文化相融合,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活动中,成员们走访乡村振兴示范点,感悟基层发展成就,通过与各族师生共跳啦啦操,搭建起文化交流桥梁,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既锤炼了青年担当,更以实际行动服务基层,彰显新时代青年扎根大地、奉献社会的政治自觉与使命担当。